鼓浪屿
鼓浪屿

您现在的位置: 法海 > 法海前景 > 郭博本坛经二六至三二节详细解读

郭博本坛经二六至三二节详细解读

发布时间:2023-3-20 19:31:56   点击数:

生死事大,解脱亦然。这是我们迟早都要面对的问题,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正确对待。《坛经》就是一位名叫慧能的中国和尚对这个问题的回答。在传到我们手中之前,这部书已在东亚数百万人中间心手相传,其所受尊崇,其他中国佛教著作无一能比。

慧能是中国禅宗第六祖。一千多年以来,他已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宗教之一的最受尊崇的大师。慧能于年出生于中国南方的一个小城,距今中国香港不远,年他在此地去世。这部包含了他的教理的经文大约在-年间由其弟子法海编集而成,被冠以《坛经》之名,是因为构成其核心的说法是在高坛之上为上千人开讲的。自编集成书之后,在宣扬大乘佛教支派禅宗的所有经文中,它一直是被研习最多、引述最广、影响最大的经典。

26.何名般若?般若是智慧。一切时中,念念不愚,常行智慧,即名般若行。一念愚即般若绝;一念智即般若生。世人心中常愚,自言我修般若。般若无形相,智慧性即是。

何名波罗蜜?此是西国梵音,唐言到彼岸,解义离生灭。着境生灭起,如水有波浪,即是为此岸;离境无生灭,如水永长流,故即名到彼岸,故名波罗蜜。

迷人口念,智者心行。当念时有妄,有妄即非真有。念念若行,是名真有。悟此法者,悟般若法,修般若行。不修即凡。一念修行,法身等佛。

善知识,即烦恼是菩提。前念迷即凡,后念悟即佛。善知识,摩诃般若波罗蜜,最尊最上第一,无住无去无来,三世诸佛从中出,将大智慧到彼岸,打破五阴烦恼尘劳。

最尊最上第一。赞最上乘法,修行定成佛。无去无住无来往,是定慧等,不染一切法,三世诸佛从中出,变三毒为戒定慧。

般若并不意味着去除心念,而是要做到念念不愚。这种要求太过分吗?只要做到这一点,那么念念是智慧之念,是法即非法之念,是无念之念。因此,修般若行,则所有烦恼都成为进入菩提的门径。实际上,烦恼与菩提之性并无不同。但是,如果不修般若行,烦恼仍是烦恼,菩提仍是菩提,两者远如隔世。

“般若波罗蜜”一词可以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大乘佛教徒,他们将般若与波罗蜜合成为一词,以使他们的无相之相般若区别于其他形式的般若。依据不同的解释,波罗蜜有“圆满”、“超越”、“到彼岸”等不同含义。这种无相之相般若即是圆满智慧,是超越世俗的物质世界和抽象法界的智慧。般若波罗蜜的境界中遍布着“空”。

因此,般若波罗蜜又被视为女神,一切觉悟众生都从女神的“空”之子宫中孕育出生。诸佛之所以成为诸佛,正是因为修行这种无相智慧。般若不仅诞生诸佛,而且造就诸佛。般若又称做佛性。般若是智慧之性,智慧是般若之性。般若生出般若。一切佛同属般若一脉。

“我修般若”宗宝本中,此句之后加入以下内容:“念念说空,不识真空。”

“智慧性即是”宗宝本中,“性”作“心”。另外,宗宝本后续以下内容:“若作如是解,即名般若智。”

“真有”宗宝本作“真性”。

“法身”修般若行即将法身付诸行动。契嵩本及宗宝本均将“法身”改作“自身”。不管是法身还是自身,我们都是将自性付诸行动。

“烦恼是菩提”宗宝本中,此前有“凡夫即佛”一句。《诸法无行经》说:“贪欲之实性,即是佛法性。佛法之实性,亦是贪欲性,是二法一相。”

“后念”宗宝本在“后念悟即佛”之后续以“前念着境即烦恼,后念离境即菩提”。

“五阴”五阴,即“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”,是划分意识的最为常见的一种概念组合,早期佛教徒藉此可以更容易地寻找自我。与此相似的概念组合还有十二入(处)、十八界、十二因缘及四谛等,都是用不同的方式,像切蛋糕一样,将心进行划分。

“三毒”三毒包括痴、贪、嗔,是人们对实相的错误认识,以及对这些错误认识的正面和负面反应。修行般若波罗蜜者,可转痴为慧,转贪为戒,转嗔为定。

宗宝本中本节内容列在第二品,置于上节内容之后。

27.善知识,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。何以故?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。若无尘劳,般若常在,不离自性。悟此法者,即是无念、无忆、无着。莫起杂妄,即自是真如性。用智慧观照,于一切法不取不舍,即见性成佛道。

针对每一种尘劳,都有一种不同的智慧,正如每一种病症都有不同的医治方法。但是这些无量智慧全部发源于人的佛性这一无相智慧,佛性则于无念、无忆和无着中得以体现。同时,不修此行者则受贪嗔痴之八万四千种尘劳的毒害。但是,针对这些无量尘劳,皆有对治之法。而对治之法就是同种疗法:狗毛有病即以狗毛对治,整条狗有病即以狗子的佛性进行治疗。

“八万四千”古印度用八万四千表示无法计数的东西,中国人用“万”表达同样的意思。

“无念、无忆、无着”即未来无念、过去不忆、现在不着。未来无念,即可转贪毒为戒;过去不忆,可转嗔毒为定;现在不着,可转痴毒为慧。

“莫起杂妄”慧能所说的杂妄,指的是组成未来之念、过去之忆及现在之着的八万四千尘劳。敦煌石窟本及宗宝本均作“狂妄”。

“即自是真如性”真如是实相的别名,而慧能在第17节中讲到,真如是念之体,念是真如之用。念念无有差别、无真无假。但是,如果我们对念有取有舍,而使念念分离,使身与念分离,那我们就将自身与真如分离,从而产生念与身虚妄的暂时存在。宗宝本作“用自真如性”。

宗宝本中本节内容列在第二品,置于上节内容之后。

28.善知识,若欲入甚深法界,入般若三昧者,直修般若波罗蜜行,但持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一卷,即得见性入般若三昧。当知此人功德无量。经中分明赞叹,不能具说。此是最上乘法,为大智上根人说。小根智人若闻法,心不生信。何以故?譬如大龙,若下大雨,雨于阎浮提,城邑聚落,悉皆漂流,如漂草叶;若下大雨,雨于大海,不增不减。

若大乘者,闻说《金刚经》,心开悟解。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,自用智能观照,不假文字。譬如其雨水,不从天有,元是龙王于江海中将身引此水,令一切众生,一切草木,一切有情无情,悉皆蒙润。诸水众流,却入大海。海纳众水,合为一体。众生本性般若之智,亦复如是。

《金刚经》中,佛陀说,当我们发愿救度众生,而不着我相、众生相或解脱相,则所得功德身与诸佛报身等。通过积累如此功德,我们才能见性成佛。

在慧能对《金刚经》所作的注解中,他如此说道:“供养恒河沙诸佛,施食满三千界,舍身如微尘数,种种福德不及持经……”而此前在同一篇经文中,他说:“一念持经,我人顿尽。妄想既除,言下成佛。”

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6%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ugg-xmas-sale.com/glysc/13151.html

网站简介 | 发布优势 | 服务条款 | 隐私保护 | 广告合作 | 合作伙伴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地图

当前时间: